立秋后天就到,可别急着收凉席! 今年这节气邪乎得很。
晚立秋碰上母秋加秋包伏,六十年难遇的热浪组合拳。 末伏9号才开场,高温还得死扛半个月。
上海杭州那片儿,38℃蒸笼天持续发威。 通勤族衣服能拧出水,防晒霜流进眼睛辣得慌。
北方昼夜温差玩蹦极。 白天晒得玉米叶子打卷,夜里骤降12℃要盖被。
河南老农蹲在地头犯愁——玉米正灌浆,旱得能听见咔咔裂响。
虫子倒欢实,农药钱比去年多花三成。 但老天爷总算留了活路。
多晒这七八天,麦粒比去年饱满两成。
河北菜农连夜抢收西红柿,批发价涨了五毛。 "建日"出门的老太太们挤满公园,举着手机拍残荷讨彩头。 专家急得直跺脚:防暑别走极端!
26℃空调加温水,比冰镇饮料管用。 嘴唇裂的能贴黄瓜片,凡士林厚涂当面膜使。
农机站排长队,柴油机昼夜轰鸣浇地。 山东寿光大棚凌晨三点还亮着灯,菜农说露水比空调费还贵。 最悬心是江淮流域—— 水稻扬花期撞上高温,空壳率可能破三成。
气象台最新预警:10号前别指望下雨。 可老话又说"立秋无雨秋吊死,处暑有雨秋落落"。 农机经销商偷着乐:水泵销量翻倍。
农技员满腿泥点子,手把手教"早晚喷灌五分钟"。 超市绿豆价签三天换两次,大妈们抢得塑料袋哗哗响。 工地调整成"干两头歇中间",盐汽水消耗量创纪录。
这节气就像打翻的调色盘—— 枯黄的玉米地挨着油绿的晚稻田,晒脱皮的胳膊挽着新买的薄外套。 唯一确定的是: 谁家地头水管子没接好,秋后算账准得哭。
特别声明:以上内容(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)为自媒体平台“网易号”用户上传并发布,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。
Notice: The content above (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)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,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.