自动驾驶出租车(Robotaxi)——这个曾经只存在于科幻电影中的概念,正以前所未有的速度驶入中国的城市街道。
据追风交易台消息,瑞银(UBS)在最新发布的报告中明确指出,中国Robotaxi行业正处于大规模商业化部署的前夜,一个价值数千亿美元的庞大市场即将被激活。随着技术成熟、成本下降和法规放开,行业即将迎来一个重要的里程碑。
一个近4000亿美元的庞大市场正在开启
瑞银在报告中描绘了一幅宏伟的蓝图。报告预测,到本世纪30年代后期,中国Robotaxi服务市场的潜在规模(TAM)将达到1830亿美元,届时全国将有约400万辆Robotaxi投入运营。
放眼全球,前景更为广阔。如果将除美国以外的海外市场计算在内,这一市场的潜在规模将跃升至3940亿美元,运营车辆总数将达到600万辆(中国市场以外为200万辆)。
瑞银认为,这一增长路径将分阶段实现。在2030年代初,仅中国一线城市(北京、上海、广州、深圳)就有望部署30万辆Robotaxi。这一判断基于对纽约曼哈顿数据的模拟分析:一个面积60平方公里的曼哈顿需要4500辆Robotaxi覆盖,而中国四大一线城市的核心城区面积超过3000平方公里,需求潜力巨大。
盈利之路:2026年有望实现“单车盈亏平衡”
对于投资者而言,市场规模固然重要,但盈利能力才是商业模式能否成功的试金石。瑞银对此给出了一个明确且乐观的时间表:领先的Robotaxi公司最早可在2026年实现单车层面的盈亏平衡。
实现这一目标的核心驱动力在于成本的快速下降和运营效率的提升。瑞银的测算模型显示,实现盈亏平衡的关键假设包括:
硬件成本: Robotaxi的硬件成本成功降至5万美元(约合人民币35万元)以下。报告指出,小马智行和文远知行的新一代车型物料成本(BOM)已低于35万元人民币。
运营效率: 每辆Robotaxi平均每日完成15个订单,每单平均行驶里程为8公里。这一假设被认为是保守的,因为百度Apollo已在武汉报告日均20单,小马智行在2025年上半年也达到了日均15单。
定价策略: 每公里收费2.6元人民币。
在上述条件下,瑞银预计到2026年,Robotaxi的单公里运营成本将下降至2.1元人民币,与传统出租车或网约车持平。成本下降的主要来源是车辆折旧(预计到2026年车辆采购成本降至30万元)、保险费用以及远程安全员成本的摊薄(预计届时每位安全员可监控20辆车,而目前为10辆)。
谁是领跑者?瑞银实地路测揭示差异
面对众多参与者,谁能最终胜出?瑞银分析师通过在广州的实地路测,对小马智行、文远知行和百度Apollo进行了对比,并给出了差异化的评价。其认为,小马智行(Pony)在技术能力方面定位最佳,而文远知行(WeRide)在海外市场进展更快。
小马智行(Pony.ai):技术处理能力令人印象深刻。 尽管在测试中遇到了等待时间较长的问题,但其全无人驾驶的车辆在处理复杂路况(如多车道汇流、避让突然停靠的公交车)时表现出色,展现了强大的技术能力。瑞银因此给予其“买入”评级,目标价20美元。
文远知行(WeRide):乘坐平顺,海外布局领先。 文远知行的车辆乘坐体验平顺,更注重安全(测试车辆配有安全员),但在驾驶策略上略显保守。其业务更加多元化,涵盖Robobus、Robovan等,并在中东、欧洲等海外市场取得了更快的进展。瑞银同样给予其“买入”评级,目标价12美元。
百度Apollo:车队规模大,但体验有待提升。 Apollo的车辆在路上能见度最高,显示其利用率可能更高。但测试体验稍逊一筹,瑞银观察到在车辆启停和处理困难场景时存在人为干预。
瑞银Robotaxi试乘小马智行、文远知行和百度Apollo的关键数据摘要如下图,数据包括车型、行驶距离、行驶时间、固定停靠点、安全驾驶员、人工干预、最高时速、收取车费、起步费、里程费、折扣:
报告同时指出,小马智行和文远知行均计划在2025年将车队规模扩大至1000辆,这将是行业规模化扩张的重要一步。
估值洼地:中国玩家仅为海外巨头10-15%?
从投资角度看,巨大的估值差异意味着潜在的机会。瑞银报告强调,目前小马智行(约49亿美元)和文远知行(约26亿美元)的市值,与海外同行存在巨大差距。
作为对比,Alphabet旗下的Waymo在最新一轮融资后估值据报道已达450亿美元,而瑞银对特斯拉Robotaxi业务的估值更是高达3500亿美元。
报告分析认为,中国头部玩家目前的估值,可能仅反映了市场认为其成为“中国版Waymo或特斯拉”10-15%的成功概率。考虑到中国庞大的市场规模和领先的技术应用,一旦其商业模式被验证,市场份额开始向头部集中,其估值将有巨大的重估潜力。
瑞银预测,小马智行和文远知行在2025-2030年的收入复合年增长率将分别高达96%和71%,这意味着其市销率(P/S)将迅速下降,为价值重估提供了坚实的基本面支撑。
另一家大行视角:行业正处在电动汽车爆发前夜
无独有偶,巴克莱银行(Barclays)近期发布的报告也对中国Robotaxi行业表达了强烈的乐观情绪,其观点与瑞银形成了呼应。
华尔街见闻文章写道,巴克莱分析师认为,当前中国Robotaxi行业的发展阶段,类似于2015-2016年的电动汽车市场,即技术已趋成熟,正处在大规模爆发的前夕。
巴克莱预测,到2030年,中国将部署30万至50万辆Robotaxi,市场渗透率达到5-10%。其分析同样将成本下降视为核心驱动力,并指出过去五年Robotaxi的制造成本已下降了80%,主要得益于激光雷达等核心硬件价格的“暴跌”。
巴克莱预计,到2030年,Robotaxi的制造成本将再下降30%以上,年运营成本有望降至8万元人民币,单公里成本降至0.7元,比当前水平再降约60%。这一观点进一步强化了Robotaxi商业模式在未来几年内实现盈利的确定性。
~~~~~~~~~~~~~~~~~~~~~~~~
以上精彩内容来自追风交易台。
更详细的解读,包括实时解读、一线研究等内容,请加入【追风交易台?年度会员】
特别声明:以上内容(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)为自媒体平台“网易号”用户上传并发布,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。
Notice: The content above (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)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,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.